超声引导下两点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老年肺癌根治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肺癌根治术是治疗肺癌的首选方案,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显著,影响患者术后身体康复[1]。肺癌根治术中最常用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术中需大量使用镇痛性麻醉药
肺癌根治术是治疗肺癌的首选方案,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显著,影响患者术后身体康复[1]。肺癌根治术中最常用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术中需大量使用镇痛性麻醉药物及镇静药物,虽能起到一定镇痛、镇静效果,但易导致患者术后痛觉敏感、认知功能障碍,造成不良预后[2-3]。因此,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辅助麻醉方法尤为关键。相关研究证实,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原因是胸腔镜手术的刺激性主要源自患侧胸壁损伤、胸腔闭式引流管及胸腔镜套管对胸壁的刺激,而胸椎旁神经阻滞可通过阻断刺激性应激源通过脊神经前支、肋神经背支及交通支信号的传导,继而发挥镇痛效果[4-6];此外,胸椎旁神经阻滞还可借助超声仪器,在超声可视化引导下指引麻醉医师将局麻药物注射于胸椎旁间隙内,充分发挥阻滞效果[7]。但这种阻滞方案在老年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少见,是否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带来理想获益尚不明确。鉴于此,本研究观察超声引导下两点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肺癌根治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术后镇痛的影响,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青海省交通医院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91例老年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48例传统全身麻醉患者纳入对照组,43例超声引导下两点胸椎旁神经阻滞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60~78岁,平均(67.)岁;体重41~85 kg,平均(62.)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级26例,Ⅱ级22例。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60~77岁,平均(67.)岁;体重42~87 kg,平均(62.) kg;ASA分级:Ⅰ级22例,Ⅱ级2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青海省交通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与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组织活检确诊为肺癌;②术前均未接受相关治疗;③病历资料完整;④病历资料抽取及查阅均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相关疾病的患者;②合并凝血功能异常及其他肿瘤疾病的患者;③既往有脊柱手术史的患者;④术前穿刺部位出现急性感染的患者。
1.3麻醉方法 手术麻醉操作均由本院同一名具有丰富经验的麻醉医师完成。两组患者术前常规禁食禁饮,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常规检测血压、心率、心电图及脑电双频指数等指标,在局麻下经右侧内静脉和左桡动脉穿刺置管,检测动脉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实施超声引导下两点胸椎旁神经阻滞,使用美国Sonosite公司生产的S-Nerve便携式超声仪,频率为6~15 MHz,准确定位胸椎旁间隙、横突及肋横突韧带,使用长10 cm的20 G穿刺针,选择T3~4和T5~6两个椎间隙穿刺,将局麻药0.5%罗哌卡因(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规格:10 mL∶75 mg)5 mL分别注入两个间隙内,在超声下观察药物是否聚集在胸椎旁间隙,阻滞成功后实施麻醉诱导。麻醉诱导:静脉依次注射咪达唑仑(江苏九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规格:1 mL∶5 mg)0.05 mg/kg、依托咪酯(德国B.Braun Melsungen AG,批号:,规格:10 mL∶20 mg)0.2 m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规格:1 mL∶50 μg)0.7 μg/kg、罗库溴铵(峨眉山通惠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规格:2.5 mL∶25 mg)0.9 μg/kg。根据患者病变部位具体情况,选择右侧或左侧双腔导管置管,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无误后行机械通气,潮气量为6~8 mL/kg,通气频率为12次/min,呼吸比为1∶2,氧流量为3 L/mi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为30~50 mmHg(1 mmHg=0.133 kPa)。麻醉维持:吸入1%~3%七氟烷[美国科研生物(BIOYKSW)生产,批号:],维持脑电双频指数为40~60,静脉输入瑞芬太尼(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生产,批号:,规格:1 mg)0.05~0.20 μg/(kg·min),并间断性静脉注射阿曲库铵[上药东英(江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规格:5 mg]0.05 mg/kg。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诱导,麻醉诱导方法及麻醉药物剂量均同观察组。
1.4观察指标 ①血流动力学: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胸腔镜套管置入后5 min(T1)、关闭胸腔即刻(T2)、术后2 h(T3)、术后6 h(T4)、术后24 h(T5)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情况。②应激反应:分别取患者T0、T2、T4、T5时点桡静脉血3 mL,以离心半径10 cm,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皮质醇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③疼痛程度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8]评估患者术后2 h、4 h、12 h、24 h疼痛程度,VAS评分范围为0~10分。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④不良反应:记录患者术后48 h内恶心、低血压、皮肤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文章来源:《中国肺癌杂志》 网址: http://www.zgfazzzz.cn/qikandaodu/2021/0619/976.html
上一篇:柴可群治疗肺癌常用药对举隅
下一篇:并发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肺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